日前,民政部办公厅发布通报表扬,作为上海唯一入选单位,长宁区民政局的《建立困难群众综合评估体系,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入选“2022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区民政局已连续两年荣获该全国性荣誉。
【资料图】
如何让社会救助工作实现从“被动救助”到“主动预防”的跨越?用四个字总结,就是“政策找人”,第一时间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为了找对“人”、找准“人”,长宁区做了很多尝试。
生活中,发现救助对象的渠道是多样的,而随着社区救助顾问“触角”的延伸,在用足、用好数据资源的基础上,“政策找人”这项工作机制的作用逐渐凸显。
在天山路街道,女孩“朵朵”(化名)的家庭情况就是社区救助顾问在走访低保家庭时发现的。经过多次探访,社区救助顾问对朵朵本人和她的家庭状况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评估及个案分析,尤其是在成立了由社区救助顾问、儿童督导员及志愿者组成的帮扶小组后,不论是日常生活、教育心理,还是救助帮扶,一个个极具个性化、针对性的帮扶方“出炉”。如今,朵朵变得自信阳光,性格也开朗起来。
得益于社区救助顾问这个“好帮手”,长宁区探索打造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社会救助模式可圈可点。其中,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体系就运用多维贫困评估视角,在经济收入指标的基础上,将教育、身体状况、社会保障等指标纳入评估范畴,加强构建致困根源主动发现机制,为实现“需求统一评估、对象统一认定、结果多方应用、救助综合实施”奠定基础。
综合评估准确了,在链接各类社会救助、帮扶政策和资源的“加持”下,精准施策自然更加有的放矢、匹配度更高了。
当江苏路街道的小王(化名)因失业一筹莫展时,社区救助顾问没有袖手旁观而是说干就干,根据小王的现状制定了“见效快、疗效好”的纾困方案。社区救助顾问联合社工和居委会干部一边为小王做好心理疏导,一边链接学习和工作资源。前不久,小王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在一家物业公司做客服。
据了解,由长宁区建设的“预防、救助、发展”三层救助网络,不仅对现有的困难群体进行救济干预,还在预防和发展层面进行政策干预,在多措并举之下,促进困难家庭发挥潜能、治本脱困。
如今,长宁区逐步健全起来的“分层、分类、阶梯式”救助服务体系,让主动发现“沉默的极少数困难群体”、深化“政策主动找人”和实施差异化救助服务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不但在帮扶困难群众的差异化需求方面提质赋能,还做到了治标更治本。
闫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