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常常看到这样的老人。
(资料图片)
他们有退休金,存款也不少,但是穿着很寒酸,甚至是捡起别人的旧衣服。家庭也很乱,到处都是杂物,奇怪的味道,随时可能从家里飘出去。
若是你对他们不够了解,还会误以为,他们是街上的流浪汉,或者是从农村来的,没有退休金,靠捡垃圾赚生活费。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把自己整成了可怜兮兮的样子,其实是要被人怨恨的,生活的质量,直接往下掉,活着也等于“活不下去”了。
01
老人什么都舍不得扔,只会得到一堆看似有用的“垃圾”。
但凡不舍得扔掉的东西,看起来是有用的,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是有用的。
我们意识到了东西的价值,往往是“误以为、莫须有”的价值。直到该样东西,慢慢腐朽了,或者被时间淘汰了,才明白,真的没有用。
比方说,家里有一个漏气的高压锅,反复调换了密封圈,也不管用。并且,高压锅已经用了七八年了。
想要扔掉高压锅,或者当成废品卖掉的时候。老人跑出来,说:“留着,下次可以用来熬汤,大不了不要盖子。”
想法不错,但是家里自从有了新的高压锅,旧的高压锅,就变成了废物,被丢在某个角落里。老人说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孩子的玩具、不喜欢的衣服、不合适的饮料、坏了一半的球拍......看起来都用得着,其实一年到头都不会用,和垃圾没有什么两样。
房间就那么大,若是东西太多,生活的空间就变得狭窄,拥挤,杂乱无章的样子,就出现了。
02
老人什么都不舍得扔,难免要被儿女嫌弃。
很多老人,有这样的经历:留下某些东西,然后送给儿女,但是儿女不领情,说什么都不要,老人就会觉得寒心。
也有一些退休老人的家庭,太乱了,垃圾太多了,味道太恶心了,儿女们也不上门了。
或者是,老人跟随儿女去了大城市,但是习惯性把不要的东西留下,占用了地方,破坏了家庭环境,儿女很是厌恨。
就拿我的母亲来说,她去逛街,总是把一些广告纸、赠送品等,带回家,堆积在客厅、自己的房间里。
我把母亲带来的东西当成废品卖掉,但是母亲说什么都不肯。
因而,我和母亲吵了很多次,母亲还以为——年轻一代,怎么就开始铺张浪费了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是年轻人更注重简单生活,知道取舍。
最可恶的是,有的老人因为“不舍得扔”,滋生了另一种习惯——什么都往家里扛。
为了捡到某样垃圾,退休老人也能和流浪汉吵起来。想一想,老人的样子,就很掉价,是在给儿女的脸上抹黑。
03
老人什么都不舍得扔,其实有“犹豫不决”的精神内耗。
有一个叫詹姆斯的老人,从哈佛大学退休。
要好的同事送给他一个鸟笼,可是他很不喜欢鸟。
连续一段时间,鸟笼被随意丢在一旁,进屋的客人都问:“鸟死了吗?”
詹姆斯被问得很不耐烦,但又不舍得丢掉鸟笼,索性养了一只鸟。
一边是养鸟的烦恼,一边是不舍得扔掉鸟笼的想法,让詹姆斯越发难受。
很多老人,也有类似的情况,为某件东西扔不扔的问题烦恼过,犹豫过,大概率是不会扔的,哪怕一次次看到该样东西,并且很不顺心。
什么都不舍得扔,其实是因为缺少“选择”的智慧,扔东西的勇气,生活总是被外物困住,精神也是如此。
生活,到处都有选择题,若是答案很明确,做题的时候很轻松,若是答案模棱两可,做题的时候,就迷茫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被无用的东西消耗了,就会萎靡不振,而不是因为拥有某样东西而高兴。
04
高质量的退休生活,是从边走边扔开始的。
冰心说过:“如果你的心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
养成勤劳俭朴的家风,没有错,但是要注意“节俭有度、存储有序”。
从生老病死的规律来看,老人那些压箱底的衣服,等过世之后,多半是“付之一炬”;老人喜欢的小样东西,也会被儿女一把清理掉,片甲不留。
留来留去,留了个“寂寞”。这样的道理,老人需要早点知道。
赵本山说过这样一句台词:“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万六千天,家有房屋千万座,睡觉就需三尺宽。”
诚然,我们需要的东西,就那么多。人老了,一日三餐,有个小屋,穿暖了,就行了。
除了把多余的东西扔出去,还要把无用的社交、内心的烦恼、对儿女的操劳、唠叨的话语、繁杂的随礼习惯等,都要扔掉。
建议老人们,培养一些高端的爱好,实在无聊,还可以通过建立远大的理想,让生活充实起来,真的不必在收留旧物上下太多功夫。
05
很喜欢巴尔扎克在剧作中写的一句话:“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
退休了,也意味着人到晚年了,再也不要负重前行了。
何必被外物困扰自己呢?轻松过日子,便装出行,夫妻相伴,就很幸福了。
学会极简生活吧,不以物喜,不为情忧,腾出位置,接纳风景。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标签:
相关新闻